「峰哥風遊.古蹟巡禮」台北城的城門
今天要逛台北城。
你也許會問,台北就台北,台北城在哪裡?
台北城的城牆早拆掉了,要逛的,是台北的五個古蹟城門?
五個台北城門兩個樣 三種不同命運
單車代步,從景美先騎到東門。
東門又稱景福門,就在凱達格蘭大道上,它應該是台灣人最熟悉的一座城門。因為東門就位在總統府的正前方,是許多集會遊行隊伍的必經之地,也為東門帶來無數次上鏡頭的機會。今天,東門仍然是台灣政治與交通的重要樞紐,周圍都是大馬路,車水馬龍,不易靠近,只能遠觀拍照。
從東門往總統府看,凱道上的東門沒有門牌號碼。寬廣的凱達格蘭大道其實也只有3個門牌。凱道1號是台北賓館,不知道的人會以為它是某個權貴人家的豪宅。這棟超過百年的法國馬薩式屋頂氣派建築,裡面的確住過高級權貴,日本時代,它曾經是台灣總督的官邸,住過16任日本總督。現在則是台灣接待外賓的重要場所,隸屬外交部。新冠肺炎疫情的此刻,它暫不開放,我只能繞著它打轉拍照;凱道2號就真的是外交部了,它和台北賓館隔著凱道面對面;凱道3號是台北二二八公園裡的二二八紀念館。它的前身是日本時代的台北放送局,台灣光復後改為台灣廣播公司,現在又改名二二八紀念館。
昔日的東門有極高的國防戰略意義,它是台北城通往松山和基隆最重要的孔道。所以清朝時代,東門原始的結構和北門一樣,都是以石砌的城座為基底,再以厚實的磚牆連接到屋簷,形成牢不可破的方形碉堡,屋頂脊背上則是閩南式的飛簷建築。不過,民國55年它被原地改建,下層的石砌城門保留了,上層則改為現在我們看到的中國北方宮殿式城樓。
看完東門,單車騎到愛國西路的南門。
這是當年台北府城往南邊文教區的主要通道,可通往古亭、文山、深坑和新店。我在網路上看過《台北城復原圖》,當年出了南門,南邊是綠油油一片的田地,還沒有積極的建設與開發,我現在的景美住家應該也在田野當中。現在的南門城,和東門差不多一個樣,石砌基底沒變,但上半部也改成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城樓。
看完南門,沿著愛國西路直行,單車三分鐘就騎到延平南路交叉口的小南門。也許你和我有同樣的疑問,短短8百公尺的道路,為什麼南門之外還要再蓋一個小南門?清末政府割地賠款還不夠窮嗎,是嫌錢太多喲?是的,錢是很多,但出錢蓋小南門的不是敗家的清廷,而是當年的北台首富--板橋林家。林家出錢讓清廷修改設計,小南門打通之後,林家就可以從板橋經中和,以更快捷的方式進入台北城。它現在保留的城門建築也和東門、南門一樣,上半部都是中國北方宮殿式城樓。
從小南門騎車到西門舊址不到五分鐘。
之所以講西門舊址,是因為西門真的被拆掉,只能被標記為歷史地標。西門的所在地艋舺,本來就是1870年代末,和北門外的大稻埕一樣是台北城裡相對繁華的商業區。由艋舺豪氣的商人共同出資,蓋起五個城門裡最華麗的城樓。但日本統治台灣後,臨時總督府就設在靠近西門的布政使司衙門。當時的總督為了讓新規劃的鐵路貫穿台北,所以打算拆掉台北城,當時的計畫是拆掉所有城牆和五座城門。那麼,最靠近總督府的西門就首當其衝,1900年,西門成為第一座被拆毀的台北城門。
但拆完西門卻意外引發日本學界和艋舺士紳的強烈反彈。於是,當時的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決定從善如流,宣布之後只拆城牆,其它四座城門則予保留。意外留下來的四個城門,從1935年(昭和十年)被總督府指定為古蹟建築,意外的延續到現在。至於堪稱城門先驅的西門舊址,其實它是2014年,北市府為了紀念台北建城130周年,特別在西門的原址上,也就是現在捷運西門站四號出口旁,用鋼骨結構製作的裝置藝術品,名為「西門印象」。在這裡拍照打卡,藉以體會昔日的西門印象。
北門,唯一保留原貌的台北古城門
從西門舊址騎規劃好的單車道。到北門,也不到五分鐘。
其實,當年台北城的周長大約五公里,若不考慮紅綠燈交通狀況的話,腳踏車慢慢騎,半小時騎完,綽綽有餘。台北城內面積1.4平方公里,大概也只有2020年今日台北市總面積的200分之1。這個長方型的城池,有五個不是真正朝向正北和正南的不對稱城門。不過,五個城門中,意外被保留下來的北門,也是唯一保留清代原貌的古城門,更是台北珍貴的國定古蹟。
北門不像其它幾個城門,只能遠觀不能親近,頗有距離感。北門開放遊客自由進出,走進城門,可以看到拱型圓洞裡還保留了兩扇超大木門。撫摸斑駁但尚稱完整的木門,我們可以想像,當年台北入夜後,這兩扇大門會關上,百姓進不了城,就只能在城外將就著過夜。遊訪走到這裡,北門讓人貼近了城門,才真正感受城門的悠久味道。
北門的外觀造型、屋瓦顏色也和今天的東門、南門、小南門截然不同。它
封閉的碉堡式堡壘,上半部城樓的外牆上有兩方一圓的窗洞,不但可以射擊還可以監視城內外的敵軍狀況。這充分顯示,當初建造北門,防禦功能是很重要的軍事考量。
不過諷刺的是,1884年台北城完工後,清軍沒靠它打過任何一場仗。即使十年後的1895年6月初,台北城內已經陷入打、砸、搶、殺治安敗壞的內鬨中,日軍從北門進城來接收台北,因為有辜顯榮的導引,台北城也避開了一場兵戎。但命運就愛作弄人,原先設計用來禦敵的台北城,主人用不上,反而給敵人用了。1896、97連著兩年,北部抗日義軍領袖陳秋菊、簡大獅等人曾率領千餘名義勇兵兩度反攻台北城。但日軍卻倚靠這座堅固的堡壘做屏障,加上強大的火力,輕易就擊潰抗日的義勇軍。
日本人統治台灣後,拆掉了北門旁邊的城牆,把城牆遺址改建成三線道路,也就是今天的忠孝西路。當時台北的人車不多,火車站前的三線路就成了情侶約會的聖地。客籍台語作曲家鄧雨賢還寫一了首《月夜秋》,歌詞寫道,「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哪袜來……」,三線路,就是北門的城牆遺址。
古蹟整修有眉腳 「整舊如舊」還是「修舊如新」?
我們今天看到堡壘型的北門,它保留清朝興建時的原貌。當年的東門、南門和早被拆掉的西門,原來也是長成堡壘同一個樣。可是台灣光復之後,這些建築雖然在日治時期被總督府列入保護,但在貧困的光復初期,老百姓肚子都吃不飽了,城門就因為沒有實用性而不受重視,年久失修,破損的情況嚴重。
一直到民國55年,當時大陸在搞破四舊的文化大革命,台灣則倡議復興中華文化予以反制。為強化與中華文化的聯結,懂得看中央臉色的地方政府都得採取動作。台北新公園裡,已經早一步蓋好五座中國宮廷式的八角亭。台北市府更以「整頓市容符合觀光需要」為理由,一方面想藉著重修城門來發展觀光,二方面也要和大陸抗衡爭取文化上的正統。
於是,北市府把東門、南門和小南門三座城門的石砌底部予以保留,但城門上半部老舊的『閩南式燕尾紅瓦』閣樓則全部打掉。改建成中國北方宮殿式的廊柱建築,屋頂還舖上綠色琉璃瓦,以宣揚正統中華文化。
順帶一提的是,清代上釉色的琉璃瓦很多,但顏色以黃、綠兩色為主。黃琉璃瓦只有皇室和皇室核准的宮廟才准用,濫用黃色就是犯上,要治罪受處罰的。三座城門屋頂用綠瓦,有人說這是恪守傳統文化,不是皇家或皇室核准的宮廟就不用黃琉璃瓦。但今日的台灣,卻有更多所謂的「愛台」人士批評它,說它是國民黨統治時期,用封建思維來破壞台灣古蹟。我跟著導覽團參訪城門的時候,就聽到歐吉桑導覽員大聲吆喝說,「國民黨政府把東門、南門和小南門,我們閩南式的紅瓦拆掉,改成中國華北為了方便除雪才使用的琉璃瓦。台灣又不下雪,為什麼要用厚重的琉璃瓦?這是背叛台灣……。」
「幹嘛這樣講?」我心想,參訪古蹟是為了打開眼界,尋找與歷史更多的連結,本就該打開心胸,對歷史事件多一些包容。
如果台灣不下雪就不能用厚重的琉璃瓦,那麼台灣已經有土窯、電子鍋了,幹嘛還要買日本笨重的鑄鐵鍋?硬ㄠ,只是耍嘴皮子,於事無補。
每個人對古蹟該如何整修,容或有不同觀點。但面對既成的事實,就該打開心扉去理性對待。嘴巴總是罵罵罵罵前人,難道是要替城門古蹟再動一次大手術嗎?要把已經有五十幾年歷史的建築再換成閩式紅瓦嗎?新建築還能叫它古蹟嗎?下回你導覽的時候又該怎麼解釋,這一變再變的變變變?
古蹟整修 給阿嬤打胎盤素還是動刀手術整型?
發生過的事情只能當借鏡,借鏡的目的是要看向未來,讓未來更好。
個人對古蹟修復的體會是,面對一些名聲很大、文物價值卻不高的亭台樓閣、名人故居或者單純的城門堡壘,如果不拆了它,那麼它存在的最大目的就必須包含觀光。讓遊客經由觀光,對自己身處的城市歷史,有更深一層的情感連結。
而為了給遊客留下美好印象,進而吸引更多人來參觀。復原修建時,除了盡量保持古建物的原始結構,能做到「整舊如舊」是最好。若能讓遊客有「煥然一新」的親切感,那也是很好成果。就像今天的北門,它更換了新建材,但保留了原始結構的舊觀,這就像給老阿嬤打胎盤素或者電波拉皮,外貌回春了但原貌仍在,阿嬤一樣可以水噹噹。
可是,一旦像五十幾年前,也就是1966年後,當時台灣的國民政府,要和大陸正在搞文化大革命的共產黨,兩黨在搞文化對峙。國民黨破壞了城門的原始結構,大幅削平了上層遺跡再重建,那就像對古蹟進行削骨重整手術,只專注把阿嬤的表相「返老還童」,對古蹟刻意整型的結果,卻可能整出個四不像。造訪古蹟時,是要把類似的教訓拿來當作為借鏡,千萬別再犯。要不然,古蹟若隨著每一次改朝換代,就搞一次整型大手術,即使她是天生麗質的老仙女也會崩壞。
再次強調,發生過的錯誤只能引為殷鑑。有些事情苛責無益,如果再用意識型態去挑撥,那只會積累不必要的仇恨。看歷史,更要看向未來,以後減少錯誤發生率就阿彌陀佛,哈利路亞。
人生有許多意外,外科整型手術的意外不少,歷史的意外更多。
1900年,西門被日本總督府拆掉,卻意外的讓其它四座城門保留下來。民國55年,國民政府本來計畫直接拆掉北門,讓忠孝大橋的引道順暢。但東門、南門、小南門三個城門,被動刀整型成宮殿式廊柱後,學術圈保護古蹟、反對拆除的抗議聲浪四起,北門就這樣意外的逃掉一劫。此後,北門被引道的高架橋包夾了四十年。這段期間,政府的文資觀念進步了,為了保護具有歷史價值的老建築,行政院在1982年頒布「文化資產保存法」。台北市政府更把塞在橋底下的北門,公告成台北市的第一個一級古蹟。本來要被直接拆掉的北門,就這樣意外的以原貌保留在原地。
到了2016年除夕夜,台北市換上新市長柯文哲,市府花了七天拆掉高架橋,讓唯一完整的台北城門意外的重建天日。更讓敢穿越北門、敢撫摸大門的遊客,能夠親身感受北門的悠久歷史。現在我更期待北市府能盡快以北門為中心,串連周邊的鐵道博物館、台北郵政、三井倉庫和撫台洋樓……等歷史建築整合成完整區塊。讓遊客走一趟北門,就能體驗更多台北城的文化歷史。
台北城開發興建 官、商競合比腕力
其實,不只台北城門的重建過程備受文化界訾議。更早之前,台北城的興建過程也是一波三折。
馬關條約割讓台灣給日本的前二十年,也就是1875年,在屏東發生日軍侵台的牡丹社事件後。在名臣沈葆楨的強烈建議下,滿清政府才意識到台灣地理位置的重要,必須積極治理台灣,這才同意在北部直接設置高位階的台北府。
但公權力不彰的台北府,拖了四年,直到1879年才搞定地方派系,才規畫興建台北府城。這時候卻又面臨國庫沒錢,拖到1882年才施工,1884年底才完工。台北,是台灣最知名的城市。台北城,卻是台灣最晚才興建的城池。
台北城的位置,在現在城中區一帶,面積1.4平方公里的城廓。這塊城廓夾在艋舺與大稻埕兩大繁榮的商圈中間,當年它本是一片泥濘的水田和荒地。財政困窘的清政府之所以選擇這塊荒地建城廓,主要是這裡人少、土地便宜,徵收作業相對簡單。更因為艋舺和大稻埕兩地極具影響力的富商,他們對建城各有不同的意見。把台北城池蓋在兩大勢力的中間,不但可以省下公帑,更可以巧妙的避開南、北兩大勢力的要脅。
沒錢辦不了事,興建城池的工程一直拖到1884年「清法戰爭」,法軍在基隆和淡水都開打了,巡撫劉銘傳也都來台灣督戰了,台北城還是沒蓋好。劉銘傳只好利用中法戰爭的危機化為轉機,利用戰爭的壓力,迫使台北的富商們“樂捐”蓋城池。「危機恐嚇」這一招很有效,放到古今中外都能讓人買單。就拿2020年的今日來說,美國川普總統為了打贏中美貿易戰,台灣電子業龍頭台積電,還不是得乖乖聽川普的話,投資120億美元到美國亞利桑那州去設廠。
而1884年的台北富商也臣服於戰爭的威脅,為了湊齊建城所需的30萬兩白銀,艋舺的三邑、安溪富商同意捐錢,大稻埕和大龍峒的同安富商也同意捐錢,連遠在板橋的林家也同意捐款,而且一出手就捐了最大的一筆,捐出20萬兩白銀。但當年這位北台第一巨富,家族捐款卻附帶一個小小條件,林家向清廷要求,「必須在南門城旁邊開個小南門!」方便林家從板橋經中、永和更快更順利的進台北城。
富可敵國城門就為我開 小南門只是動植髮小手術
你也許會覺得奇怪,小南門的位置不就嵌在南門和西門中間嘛,距離這兩個城門不過一公里左右。就算你林家老爺坐轎子讓轎伕慢慢抬,從艋舺西門入城,十五分鐘都能走到,幹嘛還要特別開個小南門?
林家的理由是,西門艋舺的泉州人不歡迎板橋林家的漳州人。回顧歷史,林家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艋舺是由泉州三邑人長期把持,頂郊的泉州三邑人和下郊的同安人(地理上更接近漳州),兩幫人馬一直為了搶占淡水河碼頭地盤長期不合。1853年,泉州三邑人和更接近漳州的泉州同安人,雙方還爆發大規模的流血衝突,傷亡慘重,史稱「頂下郊拚」。
板橋林家就為了避開艋舺三邑人的勢力,所以不願從西門進出,寧願捐款興建屬於自家的出入門戶。由於興建小南門的主要目的只在方便進出,所以當其它四個城門都蓋成堡壘以抵禦敵人侵入。當年的小南門城樓,卻是唯一蓋成美麗優雅的廊柱式建築,這一切,只為了方便林氏家族從板橋進出台北城。
今天的小南門與百年前相比較,變化不算太大。底層石砌的城門百年不變,只有二樓的城樓,從閩南式飛燕廊柱改成華北宮殿廊柱。若以整型手術來比喻,小南門只動了頭頂植髮手術,不像東門、南門動了大刀傷筋動骨。
小南門的興建與存在,見證了板橋林家當年做為北台首富的豪邁。也證實了,只要富可敵國,城門都能為我開。板橋林家在清末財政最困難的時候挺身相助,多次捐款幫劉銘傳領導的清軍抵抗法軍、捐款蓋台北城、出資蓋鐵路、出資開發貴德街……。
富商靠著大手筆捐輸,獲得政策上更大的回報。1885年林維源就被委任擔當「墾務大臣」,幫忙劉銘傳安撫番人、清理財賦。更重要的是,除了擴大土地開發的力度,更可以開發由政府主導的鹽、米、糖、礦以及鐵路工業。
再回頭關注台北城內。
在台北富商出錢的鼎力相助下,劉銘傳在台北城內建造了省級官署,包括他的台北辦公室「台灣巡撫衙門」,以及日後被日本總督暫借辦公的「台灣布政使司衙門」和各級官署。同時,屬於民間團體的文廟、武廟、城隍廟也陸續落成。值得一提的是,板橋林家再次響應劉銘傳的邀請,捐錢興建城內的天后宮也完工啟用。當年嶄新落成的台北城,短時間內就取代了「一府、二鹿、三艋舺」,正式成為全台灣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和劉銘傳關係良好的板橋林家,同時也是劉銘傳倚重的台灣望族。在官商相互幫襯合作下,板橋林家的事業大幅發展,只花了十年,就從清末的北台首富,躍升為日本治台初期的全台首富。即使改朝換代,林家後代依續維持生意人的聰明圓融,繼續發展事業。後來國民政府來了,政權轉移了,林家依舊懂得善用金錢去發揮政治和經濟的影響力。
板橋林家是真正的生意人。清朝就是紅頂商人、日本時代如是、國民政府來了更是,到今日還是!林家的事業歷三朝而不衰,後代子孫繼續在台灣演出傳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