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各位來到<蜂言蜂語>,這些天學校還在放暑假,但暑假終有過完的一天,夏去秋來,很快又要開學了。人生就是這樣,應時而生,該幹嘛就幹嘛。
(opening 小故事)
這讓我想起一個禪宗的故事。
有一個老和尚呀,他是一名得道高僧。他問他的小徒弟說,
「馬路都是奔來跑去的人,你幫師父算算看,看大街上到底有多少人哪?」
小和尚很認真的算了,但算了老半天就是算不清到底有多少人?
老和尚就笑笑說,「別傻了,別算了。整條馬路只有兩種人,一個叫名,另一個叫利。」老和尚很有禪意的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大街上就只有這兩種人,奔來跑去的無非就為了求名和求利這兩件事。
『熙來攘往』的成語也就是這麼來的,它形容人來人往,熱鬧擁擠,但人人只為了求名和求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跟名和利相關的一些事。
台灣人,很多人喜歡當公務員。
因為公務員的工作就是鐵飯碗,
雖然不容易考進去,但是更不容易被裁撤。
有些個性比較積極的人,如果在公家機關裡能夠力爭上游。
慢慢的從小官變成大官,從原本的沒沒無名,會變得愈來愈有名。
公務員有了官位和名聲,本來應該好好替人民做事。
但是有些貪官,他們有了官位之後
更開始勾結上司,然後獲得權力。
有了權力之後會渴望享受更高的權力。
因為,權力像春藥,
會給貪得無厭的貪官帶來更大的實質利益。
講白了,就是名利雙收。
有些更惡劣貪官,還把公務員的鐵飯碗硬是搞成黃金打造的金飯碗。
我們台灣的前消防署長黃季敏,他就是這麼一個愛黃金成痴的高官。
他喜歡投資黃金,喜歡收藏黃金。
誇張的是,他買黃金是用「公斤」作單位。
買過黃金戒指、項鍊、手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
你去買黃金多半跟黃說是要幾「錢」吧
了不起說幾兩吧。
可是我們的黃金署長,買黃金算「公斤」的
更誇張的是,黃金署長買黃金的錢全都是--A來的。
VCR1 黃金鼠長
是呀,咱們的黃金署長在北部是出了名的長袖善舞,
對長官交辦任務是使命必達,
他的溝通協調能力傑出,是屬於公關型的首長。
他也會利用自己的職權,把觸角擴大
和商業界的人士「交陪.盤哪ㄅㄨㄚˊㄋㄨㄚˋ」
基層的消防人員甚至早就替他取了個「生意郎」的綽號。
台灣公務員和廠商人勾結的案子真是數不數勝呀。
當官的有權力,大官會利用自己的權勢先製造出需求,
用納納人繳的稅金先編列預算
譬如這件貪瀆案裡,我們的黃金鼠長就說:
他消防署裡要採購救難器材啦、
打火救災需要有指揮車啦…等等,等等
你們覺得署長的話有道理嗎?
沒錯、沒錯。他說的沒有錯。
反正,官做的愈大,他就愈會替老百姓花錢,
不過,大官在替老百姓創造需求的同時,也在替廠商創造商機。
像黃金署長做生意的模式就是,創造需求、創造商機之後
先利用自己沒有公務員身分的哥哥當白手套,
透過白手套洩漏招標的規格和底標價格,讓廠商順利得標。
廠商拿到公家預算之後,再給大官回扣,這就是完美的貪污流程。
我們的黃金署長是透過他老哥當白手套,
但是對不起,他們兄弟倆同時都被逮到,
署長一審被判有期徒刑18年,得去牢裡吃牢飯。
但是,可是,事實是,還有更多的漏網之魚。
或者,很多貪官明明已經落網了,
卻還能使出泥鰍一般的滑溜身段安全脫身。
嘉義,就以嘉義縣政府為例好了,
嘉義的這對縣長姐妹花,她們同樣被檢察官指控涉嫌貪污。
一審法官已經輕判了一次,二審法官判的更輕。
善解人意的法官說:縣長是因為公務繁忙,加上不熟悉法令…
(憤怒)媽的,縣長不熟悉法令,那她還幹什麼縣長?
縣長公務不忙,那她以為老百姓選她出來只作秀不作事呀。
不過,我們在這裡氣壞身體也“沒三小路用”啦。法官說的算嘛。
但是法官大人哪,老百姓我們雖然腦袋空空,沒知識但是有常識
就算你一定要輕判,那也找個有點常識的理由,讓老百姓聽得懂嘛。
VCR2 張花冠沒事
《道具演出》
看到沒有?假如我是一個大官兒,
這是我的白手套
你廠商要給我金條、金塊
請交給我的白手套。
你檢察官要逮我
那我就把白手套脫掉
(蒼蠅拍拍頭髮)
你法官拿蒼蠅拍要打我
嘿嘿,用蒼蠅拍才大官,大官根本不痛不癢
但是很奇怪耶,我們法治社會,
好像還很期待這根“沒三小路用”的蒼蠅拍咧。
在嘉義這件案子上,法官說貪污的只有縣長的妹妹,
妹妹沒有公務員身分,你看,你看,又來了,
跟黃金署長他哥哥一樣,
沒有公務員身分的親戚朋友真好用
縣長就派妹妹當她辦公室的秘書。
檢察官查出有洩密、有貪污。
但是一審的法官認為,張縣長是「欠缺法治觀念」,
覺得找評審委員核定縣府工程的工作太繁瑣太無聊。
才把無聊的評審委員名單交給她老妹。
至於她老妹,是怎麼向廠商洩密的,
一審法官認為縣長完全不知情。
二審的法官更是對咱們張縣長體貼萬分,
法官認為張花冠不是主動洩密,
而是因為「公務繁忙」,所以讓張花冠得以易科罰金
繳個66萬塊給法院,官司就可以輕輕鬆鬆的了結。
縣長究竟有沒有犯法?我們不是調查人員,我們無法評論。
但是法官以縣長「欠缺法治觀念」、縣長「公務繁忙」當作判決理由,
這理由會不會太瞎!
這會讓大家認為,法官是把張縣長高高舉起、輕輕判下
這根本陷被告於不義嘛。
法官判案的標準詭異,見解更是因人而異,
很多法官根本是「中二」,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裡。
這也難怪台灣的司法公信力被人詬病和質疑。
在這個判決之外,還有一個小小的八卦。
據說,張縣長在知道自己可以易科罰金之後
她竟然還有一點小小的不爽,她表示:遺--憾!
但是叫一般小老百姓更遺憾的是,
張縣長居然稱讚偉大的法官,她說:「宣判的人,還有點良心」
是嗎?用這種奇怪的理由做成裁判,這樣的法官叫作有良心喏?
那麼,良心被狗吃掉的,究竟是那一種人的“心”咧。
講到官員貪污,在台灣,沒有人可以忘掉我們的台灣之子
前總統--阿扁仔。阿扁仔因為龍潭購地貪污案
被法院判刑20年定讞。在被關了六年之後,
2015年元月起,他因為精神病和腦部退化目前正在「保外就醫」
阿扁仔的貪污事蹟,已經經過美國和瑞士法院確定,
我們的台灣之子,是國際認證貨真價實的貪汙犯..
雖然還是有獨派人士說,
貪污,那都是阿扁的老婆吳淑珍阿珍在亂搞,阿扁仔沒有收錢
但問題是,阿珍一而再、再而三,而且還三而四的不斷收錢,
做老公的阿扁仔會不知情嗎?
最近,民進黨內部要求小英總統特赦陳水扁的聲浪越來越大,
這不禁又讓我們不得不正視,
阿扁仔這個高官巨貪的豐功偉事。
VCR3 阿扁貪污
哎喲,很多人心中也許會感慨
像阿扁仔這麼一個出身台灣三級貧戶的人,
他經過努力打拼,一路挺進到總統府。
原本應該可以在台灣的歷史留下不朽功業、萬古留芳的。
竟然因為貪污而自毀前程,如今,可能還落得遺臭萬年的罵名。
為什麼當官的,連當到總統都還要貪污?
這是台灣幾十年來的民主、自由出了問題嗎?
你們知道嗎?台灣的貪官污吏有多少?
說實在的,蜂哥我也不知道究竟有多少。
但是根據法務部的統計,
就從2000年開始算起吧,
各地檢署一年偵辦起訴的貪瀆案件差不多都在四百件上下
起訴的公務員、鄉鎮長和各級民意代表每年都超過一千人
貪瀆的總金額,每年最少的五、六億,最多的還曾經來到七十幾億台幣。
講到這裡,我得自曝家醜,
我的故鄉屏東,這個民風純樸的鄉下縣份,貪官卻橫行。
這一屆,全縣的33個鄉鎮市長當中,
居然有九個人,超過三分之一被查出賄選、貪污。
可見得,從賄選到掌握權力,再運用權力來貪污,這已經是一條鞭的共犯結構。
我剛才唸的貪污數字,都只是是被檢察官揪出來攤在陽光底下的。
那些沒被揪出來的,也就是所謂犯罪黑數,那更不知道還有多少倍咧。
所以我們每年編的預算,到底有多少被認真的執行?
譬如政府編了、也撥了一百塊錢的預算好了,
真正被執行的有九十塊嗎?八十塊嗎?還是更低?
其實,真的不要把政治看得太簡單。
貪污在中國,是有很長遠的歷史滴。
史書有記載,從漢朝開始,漢朝皇帝就開始在打貪。
隋、唐、宋、元…,每一朝都在打貪。
打貪打的最狠的是太祖朱元璋,
這個小時候當過乞丐的“臭頭仔”皇帝最討厭貪官,
在他當皇帝的30年任內,被他斬殺的大小貪官至少超過五萬人。
那台灣咧,台灣不只沿襲貪污的傳統,
台灣做為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更把貪污的手段做了新的演化。
台灣因為有選舉,選舉選出的政治人物會獲得新的權力,
有了權力就可以操縱政策,操縱政策媒體就會報導,
就容易暴得大名,暴得大名之後,
很容易就被膨脹的名聲給自我催眠,他們會自我放大。
以為自己有名聲之後,利益跟著來是很正常的。
但是他們不知道,用權力得來的利益,
終究會被新的權力給沒收,這些都帶不走的,帶不進棺材裡的。
就以阿扁仔為例吧,
如果他不是總統,
人家一個財經界的美女,幹嘛要抱一千萬現金去給他老婆吳淑珍,
就為了爭取一個證券公司董事長的位子。
如果他不是總統,
想爭取土地開發案的、想爭取政府標案的…,幹嘛捧著現金去見阿珍?
阿珍可能到現在都還不服氣,
她也許會想說,我又不是公務員,
我用個人的名義幫忙社會賢達喬一些事,
然後收一些回饋,這有什麼了不起。
不只阿扁仔,也不只民進黨。國民黨因為貪污被判刑的更多更多
叫的出名字包括:林益世啦、賴素如啦、黃季敏啦、伍澤元啦…,
多啦。藍的、綠的,政治人物因為貪污被判刑的多的是。
有些政治人物A錢A習慣了,根本打心底就把貪污給合理化了。
這就像性工作者他做久了,也會認為他提供的是另類的社會服務,
什麼?要我講的直白一點嗎?
那就是「妓女幹久了,也就習慣了」;
貪污的錢拿的順手了,自然也會跟著習慣。
會認為,這是我應該得到的。
但是他卻忘了,政治真的是一門高風險的職業呀,
一不小心就會身敗名裂,甚至搞到自己去蹲監牢。
也許,我是說也許啊。
也許天底下「熙來攘往」的人們,
只應驗了我們本期一開始,老和尚所講的:「只為了求名--得利。」
但是,請容許蜂哥我「中二」一點,像屁孩一樣任性一點,
我還是相信有人會把『名』、『利』做不同的計較和運用。
同樣也是老和尚說的,
他就說:有名有利,很好呀,為什麼不要?
有了名,有了利,才能為國家、為社會做更多的好事,更大的好事。
所以呀,有另外一句古語,叫做:「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這詩句你聽不清楚沒關係,我們底下有口白有字幕,你可以反覆看。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這兩句詩你可能聽過,但不記得。可能還有一點點熟悉吧。
它既是一句古語,也是台灣蔣經國先生在當總統的時候,
放在他辦公室裡的一幅對聯: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做為一個領導人,
蔣經國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希望在求名求利的同時,
要把眼光放大、放遠,
要利用這個名和利,幫助天下的百姓創造更多的福利。
這不是吹牛,蔣經國在世的時候不但搞出了『十大建設』
讓當年的台灣經濟大幅前進,成為『亞洲經濟四小龍』的第一名
他還開放了黨禁、報禁,更開放了台灣人到大陸探親,
打開了兩岸封閉幾十的隔閡。
沒有人會否認,蔣經國對台灣確實做出很大的貢獻。
但是對他自己的家庭呢?
蔣經國並沒有留下太多產業,也免得後代子孫去爭權奪利。
同樣把「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掛在嘴邊的,還有誰?
不是馬英九啊,也不是蔡小英。
蔡小英這個夏天,最愛掛在嘴邊的大概是「用愛發電」了吧。
台灣本來不應該缺電的,現在有了限電危機。
那老是把「計利當計天下利。」掛在嘴邊的,是誰呀?
是習近平。大陸的國家主席--習近平,
嘿,我知道,我們的節目只要講到中共,我的耳朵就開始發癢,
一定又有人罵我,因為有人就是對中共過敏。
要是有人過敏哪,可以去擦藥膏、可以去吃藥或者根本把視頻給關掉。
我們要講的是事實。
習近平主席在公開場合不只一次說:「計利當計天下利。」
他應是講給大陸的貪官聽的吧。我們不知道,他講這話有多少真實?
但至少當下他應該是真心的,因為他講完以後就動手實行嚴厲的反腐行動。
所以台灣也許還算熟悉的幾個名字,像薄熙來啦、周永康啦,
這些被打為巨貪的大陸高官,一個個中箭落馬,都被鬥下來了。
習近平和蔣經國都強調:「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所以,名和利到底好不好呢?
好!當然好。如果能善用名、利來利益眾生,那當然好。
但是在求名逐利的過程一定要注意,一定要採取正道、要合法。
如果想學貪官,不擇手段的去追求名利,那很容易把自己送進監獄。
最後,蜂哥想用佛家的一句話做結語,
金鋼經裡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
世間事,一切無常。
名和利,也不能夠保證恆常久遠。
所以說,名和利,雖說是身外之物,但若能用它幫助人,那很讚!
人生哪,必須努力,但也須認命,不必拚命,一切隨緣啦。
到了一定年紀之後,也許大家就會明白,
名利之外的『自-由-自-在』,可能更是一種無上的幸福。
這集的《蜂言峰語》就到這裡,
感謝大家的捧場,你要是覺得今天的節目有意思,就請轉發給你的朋友分享。
你要覺得蜂哥這個人沒意思,你還是可以轉發給你的朋友,讓你們一起洩憤。
我們節目,下期再見。###